工程案例
暫無數據
17
2022
-
08
中裝衡探電動頂驅巖心鉆機在鈾礦科鉆刷新國內鉆深紀錄
來源:
據中核集團消息,6月16日上午,由核地研院牽頭,中核地礦、核工業二七〇研究所等單位參與的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鉆工程(CUSD2-1)鉆進深度突破2000米。該深度是迄今為止國內150毫米大口徑繩索取心的鉆深記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工程采用由中地裝(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和衡探公司聯合研制的國內首臺交流變頻電動頂驅式地質巖心鉆機。
相山礦田作為我國最大的火山巖型鈾礦田,對我國鈾資源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鉆場址位于相山火山盆地中部杏樹下地區,通過科學鉆探工程,揭露相山火山盆地地質結構,建立系列標型剖面,恢復塌陷式產鈾火山盆地形成過程,探討其形成的深部動力學機制,評價深部資源潛力,助推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測、大深度鉆探工藝技術和高溫高壓下測井技術等成套技術能力提升。
在鉆探現場,核地研院院長、項目總負責人李子穎表示,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鉆的實施對獲取深部地質結構和鈾多金屬成礦信息,全面提升核地質深部探測技術和鉆探工藝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據了解,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鉆自2019年12月15日開工以來,在科研團隊精心組織和科學管理下,各參研單位大力協同,積極復工復產,多措并舉降低疫情對項目施工帶來的影響,克服各種復雜施工條件,取得深部關鍵科學數據,突破了多項深部鉆探工藝技術難關,爭分奪秒完成目標節點,再度刷新了交流變頻電動頂驅式地質巖心鉆機150毫米規格大口徑繩索取心鉆進深度記錄。該鉆探深度的順利突破為降低下一級口徑鉆探施工風險,提高深部鉆探施工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科學深鉆項目全體人員堅守現場,克服疫情影響,全力保證鉆機正常運轉,保障各項配套科研的實施,確保項目任務目標的圓滿完成。(消息來源:中核集團)
最新案例